《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规定,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然而,借贷宝业务负责人在交流中透露,他们对平台上“打欠条”功能被高利贷利用、借款人利益受损的情况是知情的。公司人员建议记者使用不受监管的“打欠条”功能进行放贷,而不是使用受监管的借条功能。
在与借贷宝工作人员的交流过程中,平台主要劝导出借方使用“打欠条”功能,私下赚取利息钱。平台自身则通过收取借款方的出证费、展期费以及逾期�?罾椿窭�,全程没有提及任何保护借款人权益的措施。
多名在借贷宝平台上借钱的消费者表示,电子欠条具有法律效力,双方都经过实名认证。当借款人发现自己遭遇高利贷后,通常会尝试通过法律途径维权。但放款人早有准备,借款人即便找到电子签平台也无能为力,因为他们无法获取放款人的身份信息。
例如,洪先生曾遭受短信轰炸,一天半内收到2000多条骚扰短信;王女士则表示她的父母接到电话,称她是骗子和诈骗犯。尽管这些借款人都希望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但由于不清楚对方的身份信息,根本无法起诉。
带着这个疑问,记者继续以放款人的身份前往另一家电子签平台人人信(天津)科技有限公司寻找答案。人人信同样对线上线下的违规操作采取了放任态度。李经理向记者介绍了规避高利贷监管风险的方法,即通过做假账号来规避法律风险,让受害人找不到起诉对象。
人人信要求放款人实名认证,但李经理暗示,可以使用去世人的信息来做账号。他还提到,人脸识别技术不需要人在场或活着,因此可以利用这种方式通过平台审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