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之前,2025年中国经济春季报已有多项重要数据揭晓。
据海关统计,今年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10.3万亿元,增长1.3%。进出口增速逐月回升,1月份进出口下降2.2%,2月份基本持平,3月份增长6%。在外部困难挑战增多的情况下,各地各部门和广大外贸经营主体积极应对,推动一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实现平稳开局。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56.1万辆和7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4.5%和11.2%。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18.2万辆和307.5万辆,整车出口保持增长,海外影响力不断提升。
3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22.96万亿元,同比增长8.4%。3月末,从货币供应看,广义货币余额326.06万亿元,同比增长7%。从信贷投放看,3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65.41万亿元,同比增长7.4%。
通过对现场的观察和对专家的采访,记者梳理出这份“成绩单”的三大关注点:
第一个,是最为关注的一季度GDP增速。在记者采访中的,专家认为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延续了去年四季度的复苏势头,多项经济指标超出市场预期,展现出向新向好的开局态势。社会多方普遍预测一季度GDP增速将高于5%。这一数据将验证“两新”“两重”和提振消费政策的成效,也将成为判断全年5%左右增长目标能否实现的基础。
第二个就是关注经济结构亮点与挑战。一季度,消费表现十分亮眼,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推动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迎来新一轮增长。专家预测,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或将突破4.5%,成为拉动内需的关键引擎。一些先行数据显示,一季度线下消费热度同比增长14.2%,餐饮、旅游等方面增长显著。随着《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持续发力显效,未来消费增长有望进一步扩大。
第三个关注的就是美国关税政策的冲击给中国带来的影响外贸形势。已发布的外贸数据已经释放出了积极信号,一季度,我国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连续8个季度超过10万亿元。专家介绍,中国供应链的稳定性正在吸引全球的订单转移,即便面临美国关税压力,一季度,我国对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都实现增长。
国家税务总局最新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8%,增速较2024年加快0.9个百分点,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呈现多方面亮点。
今年一季度,我国制造业高端化发展加快。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2.1%和9.7%。其中,计算机制造、通讯设备制造、电子工业专用设备制造销售收入均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
同时,制造业智能化升级态势明显。一季度,数字产品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2%,制造业企业采购数字技术金额同比增长8.7%,反映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快速推进。工业机器人制造、服务消费机器人制造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2.4%和55.4%,表明越来越多的智能设备正在助力制造业加快升级步伐。此外,制造业绿色化转型也在稳步推进。一季度,高耗能制造业销售收入占制造业比重为29.2%,较上年同期下降1.4个百分点,反映降碳减排成效明显。
一季度中国经济有哪些亮点值得关注?再来看专家的预测解读。
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延续了去年四季度的复苏势头,从近期发布的数据来看,多项经济指标超出市场预期,展现出向新向好的开局态势。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黄汉权表示,在需求侧投资、消费、出口三个方面都有比较好的表现。比如出口方面,顶住外部的压力,在去年比较高基数的基础上继续保持比较快增长势头。像年初的人工智能,包括人形机器人,这些领域出现了比较令人激动的创新成果,激发了科技创新的信心,同时也带动相关投资。综合来看,一季度经济增速有望延续去年四季度比较高的一个增长速度,实现良好开局。
专家表示,随着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政策红利加速释放,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迎来新一轮增长。消费动能的回升也对经济增长形成有力支撑。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何平表示,尤其在消费领域,财政的政策起到很大的作用,在相关的消费刺激政策下,消费增速好于去年的,比如家电、家具、通信器材等方面消费有比较高的增速。另一方面,在信贷规模上也有不错的表现,体现了市场在消费在投资领域的信心正在不断恢复。
在政策支持下,今年一季度,多地以重大项目牵引有效投资,新能源、数字经济、高端制造等重点领域投资稳中有进,有效拉动了内需。中国社会科学院宏观政策与评价研究室主任冯明表示,今年的财政支出的节奏明显靠前,与此相对应的与政府相关的基础设施投资靠前发力,像高端制造、新基建领域重大项目接连加码,这对于一季度的经济整体的向新向好也发挥了比较强有力的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