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3·15晚会上,央视曝光了电子签平台背后的网络借贷乱象。许多急需资金的借款人通过网络平台借款,却被诱导签署电子借条或欠条,最终因此陷入高利贷的陷阱。报道中提到,借贷宝、人人信等电子签平台上电子借条几乎不监管,利率可以高达2234.69%,甚至放款人竟不是活人。当晚,该话题迅速登上热搜,引发网友热议。
据央视3·15晚会报道,2025年初,洪先生和王女士因急需资金,在网络上找到了愿意放款的人。洪先生通过借贷宝平台借款5000元,实际到账仅3500元,7天内需还款5000元本金及1500元利息。王女士则通过人人信平台借款30000元,到账仅14000元,被扣除16000元作为利息。
记者调查发现,借贷宝和人人信等电子签平台虽然提供了看似正规的电子借条和欠条功能,但实际交易却脱离平台监管。借款人和放款人通过微信、支付宝等私下转账完成交易,平台并未审核实际放款金额。此外,平台的“实名认证”形同虚设,放款人可通过虚假账号规避法律风险,甚至使用去世人信息注册账号。
多位借款人表示,即使意识到自己遭遇了高利贷,但由于无法获取放款人的真实身份信息,无法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平台虽留存了详细记录,却拒绝提供放款人的真实信息,导致借款人陷入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