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原主席肖钢谈数字金融发展创新与监管并重!3月22日,中国证监会原主席肖钢在“增强我国数字金融国际竞争力”专题研讨会暨课题发布会上分享了题为《中国数字金融:内涵、效能与安全》的课题研究成果。他回顾总结了我国数字金融的发展历程,指出了五个规律。
真实有效需求是推动数字金融发展的动力。真实需求指的是经济社会活动中存在的现实和潜在的需求,而不是产品开发者想象中的需求;有效需求是指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例如具备还款能力的资金需求才是真实有效的信贷需求。
创新对数字金融发展至关重要。数字金融不断创新,但这种创新必须符合金融业务规律,包括基于真实有效的需求,满足监管合规和商业可持续等要求,并且坚守技术安全的底线。
把握数字技术的特点和局限性是数字金融发展的前提。数字技术各有所长,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需要尊重数字技术和金融业务的基本规律,避免陷入“技术至上”的误区,坚持“金融为本,科技为器”。
完善生态建设是数字金融发展的基础。数字金融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机构和科技公司的竞争与合作,在厘清金融与科技边界的基础上,应鼓励两者在场景、数据、技术、客户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按业务逻辑进行监管是数字金融发展的保障。随着数字金融的快速发展,跨行业、跨市场的创新业务不断涌现,使传统监管面临新的挑战。需要创新监管理念和方式,建立适应数字金融发展的新型监管框架。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命脉,金融稳定对国家、区域企业发展至关重要。因此,需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增强风险防范意识,科学应对,防范于未然。由中国金融信息中心出品的《风险预警·金融版》在政府权威部门指导下,依托先进的大数据舆情监测系统和专业的分析师团队,对金融业不同领域、不同类别的风险舆情进行总结梳理和分析研判,为各类机构提供权威、专业、实用、及时、有效的金融风险舆情监测、研判、预警与应对建议。该报告每周一期,每周五发布,年费1.8万元。
最新报告涉及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的破局之路、房地产金融风险的现状与破局以及新《反洗钱法》的相关内容。